2010年12月7日,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在北京召開了“2010年度機床工具行業標準化工作會議”。國家標準委工業一部裝備處陸旭忠、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機械處蘇錚副調研員、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標準工作部譚湘寧處長等領導出席會議,機床工具行業全國性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及部分分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參加了會議。
隨著機床工具行業近年來的迅猛發展,機床工具行業標準化工作的重要性正在愈加凸顯出來。
標準化工作立足點是自主創新
“十一五”期間,機床工具行業標準化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數控機床產業快速發展為契機,以數控機床標準攻關與制定為重點,橫向擴展,縱向延伸,加大采標力度,形成行業發展數控機床的標準化體系,為我國機床工具工業全面提升、趕超世界水平,提供堅實的標準化技術基礎。
應該看到,經過多年努力,行業標準化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但仍然跟不上行業的發展速度。專家表示,數控機床標準僅僅占金屬加工機床標準的很少比重。而在這些標準中產品標準多而基礎通用標準少,企業標準多,而國標、行標少,市場缺口較大。這樣的狀況與眼下我國數控機床市場的主導地位,與我國機床消費、進口、生產大國相比極不相稱。
針對這種矛盾,會議明確,要加速標準化工作的發展,適應產品的開發要求,使標準化工作和產業發展進入協調發展的良性循環。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標準部譚湘寧處長在會上針對機床工具行業標準化工作,提出了在制訂、實施、監督等方面的要求。他指出,標準的制訂要上水平,要跟上、適應行業技術、產品、工藝的快速發展。另外,標準工作要創新,要有所突破,要加強中國標準國際化的工作。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王黎明執行副理事長也在會議上指出,機床工具行業的標準化工作必須圍繞“結構調整,創新升級”這一主線,繼續完善機床工具行業標準體系建設,圍繞國家“十二五”規劃,根據行業和產品結構調整需要,著力加強機床工具產品的新技術、新工藝、節能減排、清潔生產標準的研究和制訂。
顯然,自主創新也是標準化工作的立足點。專家表示,為了提升行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標準化工作要和科研工作密切結合,特別是與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研究的緊密結合,形成技術標準是國家科技計劃的重要目標。在會議上,工信部裝備司蘇錚也強調,行業標準化工作要結合重大專項的需求來開展工作,為重大專項項目的驗收提供標準支持,標準化工作要為技術發展起到引導和支撐作用,同時利用好重大專項,做好急需標準的制修訂。
對于如何以自主創新成果來提高標準的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能力,機床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爭取利用多種渠道,組織科研立項,為標準的創新創造條件。
標準化工作要與國際接軌
立足自主創新的同時,行業標準化工作要積極與國際接軌。
王黎明在會議報告中指出,2010年機床工具行業標準化建設是以加強標準的制修訂為中心,勇于開拓,并且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修訂和審查投票工作;在2011年的工作中要繼續開拓市場和提高產業競爭力,著力加強機床工具行業服務性標準、國際貿易相關標準的研究和制訂。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采用國際標準已經成為企業發展對外經濟貿易、積極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的需要,更是產品打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WTO/TBT協議中規定了一個重要原則:各成員國應優先采用國際標準。
采用國際標準是企業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手段。舉個例子,由于標準與國際接軌,近幾年武重出口額呈大幅上升趨勢。2007年全年新簽出口合同2678萬美元,同比增長457%;2008年實現新簽出口合同4607萬美元,同比增長72%; 2009年完成出口交貨值2967萬美元。武重在出口額大幅提升的同時,市場開拓也打開了新的局面:出口產品種類多、市場覆蓋面廣;出口產品層次高、規格大。
事實上,國家一直把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作為一項重要技術經濟政策。積極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可以借鑒發達國家標準化的好經驗,全面了解國外同行業同類產品的技術水平,找出企業自身產品的優勢和不足,從而推動企業的技術進步和創新。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改革和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標準化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種大背景下,行業也更加明確了機床工具行業標準化工作的方向和目的,充分認識了標準化工作的意義和肩負的使命。會議呼吁行業企業進一步重視標準化工作,并希望能夠落實國家重視標準化工作的有關政策,進一步推動標準工作與行業發展的結合。
本文由中走絲,快走絲,線切割機床,穿孔機,去毛刺設備-蘇州中航長風數控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線切割,穿孔機文章資料請參考www.szcfedm.com www.skwedm.com www.szhchf.cn 公司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