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12月25日訊(記者 呂璐) 霧霾天到底該開窗還是關窗?空氣凈化器到底管不管用?島城空氣質量是不是一年比一年差了?空氣質量查詢軟件發布的數據是否可信?25日,針對市民對空氣污染方面的擔憂,市環保部門相關負責人進行了專門解答。
室外空氣質量不好,很多市民就會選擇關閉門窗,轉而用空氣凈化器來達到凈化空氣的目的,凈化空氣真的可以依賴市面上銷售的空氣凈化器嗎?25日,針對市民的擔憂,青島市環保局污染防治處處長王珉介紹,空氣凈化器可以對室內空氣部分凈化,但仍提倡在空氣流通條件較好的時段開窗透氣,若空氣達到重度污染或嚴重污染,建議不要開窗。
有市民稱感覺污染越來越嚴重。對此王珉解釋說,環境能容納的污染物的量是有限的,隨著城市人口增多、機動車保有量增加等,資源消耗超出有限的環境容量,越來越多的氣體污染物通過化學反應轉化成細顆粒物(PM2.5)。另外,氣候變暖和頻繁出現的靜溫天氣對霧霾大規模發生也有影響,使得目前空氣污染形勢感覺更加嚴峻一些。王珉介紹,大氣污染的“罪魁禍首”中20%左右是機動車尾氣,22%是揚塵,40%是燃煤。目前青島市汽車保有量190多萬輛,是大氣污染很大的源頭。
有市民質疑稱網絡或手機上的空氣質量查詢軟件反映的空氣質量指數與官方發布的空氣質量指數之間有較大差異。對此,市環保局環境監測中心站副站長薛傳文介紹,市區有13個空氣監測子站,除了嶗山區有3個,市南區、市北區等5個區各有2個。點位的布設按照國家嚴格技術規范要求,綜合考慮整個人口分布和區域面積,完全能體現功能區空氣質量情況。薛傳文說,空氣質量查詢軟件反映的空氣質量指數無法保證真實性,與官方監測數據存在較大差異,建議市民從官方空氣質量發布平臺查詢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