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庫工程的節能途徑基本可以分為設計節能和管理節能兩個方面。對于已建成的冷庫,節能應首先從管理方面去考慮,同時在資金許可的條件下,要盡可能進行技術改造,更換陳舊高耗能設備,并采用自動控制的制冷工藝。
2.2.1設計節能
根據設計節能原理確定設計節能的途徑可以有以下幾個方面:
(1)合理確定設計參數。
(2)推廣分散式制冷系統,不用冷庫集中機房集中供冷。
(3)合理配備冷量,壓縮機制冷量與冷庫實耗冷量的合理匹配。
(4)在低溫冷藏庫中設計封閉低溫月臺。
(5)推薦冷庫設計采用熱氣融霜,及時融霜對冷庫節能運行是十分有利的。
(6)在自動控制方面,冷庫最重要的是采用計算機對冷庫制冷裝置自動控制。
具體做法分為:
(1)理選用高性能隔熱材料
高性能隔熱材料的使用,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用戶的一次性投資,但在長期的使用中可大大減少綜合運行費用,能最大程度地提高資本投資回報率,體現節能收益。
A. 冷庫工程圍護結構的隔熱
由于建筑的特殊性,保溫隔熱是節約能源的重要因素。通過圍護結構的漏冷量與冷庫圍護結構單位熱流量成正比,要降低圍護結構單位熱流量,一是隔熱材料熱導率要;二是圍護結構層要厚。在建庫技術上,隔熱材料逐漸由軟木、稻殼、聚苯乙烯等向性能更好的聚氨酯發展。
B. 制冷管道和設備的隔熱
制 冷系統隔熱的目的,是為了減少設備和管道內的制冷劑及載冷劑從環境介質吸熱,降低由于內外溫差所引起的冷量損耗;防止設備和管道外表面結露、結霜;改善勞 動條件和工作環境,保證人工制冷的效果等。熱氨沖霜管道的隔熱則是為了減少制冷劑蒸氣的熱量損失、縮短沖霜時間、提高沖霜效果。
(2)合理確定壓縮機的能量調節方法
壓縮機作為制冷循環的動力部件,是冷庫最主要的用電設備。我認為主要從以下方面著手。
A. 采用變頻控制技術
使用變頻技術,通過變頻控制器對冷庫溫度、相對濕度和環境溫濕度等運行參數實施實時檢測,相應地平滑調整壓縮機的轉速,進而改變系統的制冷量,使之與冷庫熱負荷相匹配,保證系統工作在最高效率工況、實現節能的目的多能級優化組合進行能量調節
目前冷庫制冷系統的能量調節方法一般采用壓縮機啟、停控制,這種調節方法最簡單,適用于小規模冷庫和負荷變化不太劇烈的場合;否則,壓縮機的頻繁啟停會造成額外的能量損耗,對壓縮機的壽命影響也較大,F就不同的能量調節方式分述如下。
a) 壓縮機運行臺數控制
這種方式常用于多臺壓縮機聯合供冷的場合,簡單易行。應用時需注意盡量避免選擇完全相同的數臺壓縮機進行組配,最好采用同系列不同容量的機組,基本能級由最小的壓縮機擔任。
b) 氣缸卸載
冷庫常用的活塞式壓縮機一般都配有氣缸卸載機構,這種機構能夠將氣缸的吸氣閥頂開,使機器運行過程中卸載缸不起壓縮作用。
B. 壓縮機運行臺數與氣缸卸載相結合
對于大、中型冷庫中活塞式壓縮機群的能量調節,可以將壓縮機運行臺數和氣缸卸載結合起來進行,采用分級步進的程序調節方式。這種方式能級可以分得較細,適合于蒸發溫度低、能量級數較多的場合。
(3)保證冷凝器系統的良好運行
大、中型冷庫的制冷系統,多采用既有單級壓縮又有雙級壓縮的綜合系統,由于單、雙級壓縮由冷凝壓力的一致性,在實際的冷庫制冷裝置運行中,冷凝器系統消耗大量的電能,是制冷系統節能中重要的一環。
A. 選用低能耗的蒸發式冷凝器
我國冷庫工程中習慣采用殼管式冷凝器。它是利用水溫升高的顯熱來帶走冷凝熱。殼管式冷凝器冷卻水的流量大,水泵的能耗明顯大于蒸發式冷凝器。蒸發式冷凝器主要通過水的蒸發潛熱來吸取制冷劑的冷凝熱,冷卻水的耗用量遠少于殼管式冷凝器。。
B. 做好冷凝器系統的使用維護
對 于國內普遍使用殼管式冷凝器的情形,通常要注意以下兩個環節。首先要定期清除殼管式冷凝器管壁上的水垢。水垢使得冷凝器管壁的傳熱熱阻增加,接導致冷凝效 果惡化,造成制冷循環的效率下降,耗能增加;結垢嚴重時還會腐蝕設備,縮短設備的使用壽命。所以一般殼管式冷凝器使用一段時問后,必須除垢,以保證制冷裝 置經濟地運行。
(4)盡量減少潤滑油進入系統
換熱器管壁上粘附有潤滑油,會使換熱器的傳熱性能急劇下降.壓縮機的功耗增加,同時油積聚在設備和管道內,使工作容積減少。為了減小潤滑油對系統經濟運行的影響,可采取下列措施。
A. 維持正常的排氣溫度
壓縮機運轉時。排氣溫度一般在60—140℃之間。在這樣的溫度下,一方面將會有部分潤滑油蒸發成為油蒸氣;另一方面,由于排氣氣流速度也可能攜帶一定大小的油微粒。潤滑油隨氣流進入系統中的數量與制冷劑的排氣溫度直接相關。根據試驗資料,由表l可以看出,當排氣溫度越高時,油的蒸發率也越高?梢姳WC系統穩定運行和壓縮機正常的排氣溫度,是減少潤滑油進入系統的前提。
B. 分離潤滑油和定期放油
由 壓縮機排出的潤滑油雖然大部分可以在油分離器中被分離出來。但仍有一部分進入換熱器和其它裝置管路,凝結在管壁上或積存在設備的底部,給制冷裝置的正常運 行帶來危害。為了減少潤滑油進入裝置,除了設置性能良好的油分離器外,還應根據壓縮機耗油情況,分析制冷裝置潤滑油的含量,采取措施將其排出。
2.2.2管理節能
(1)規范執行機房、庫房的操作管理
A. 防 止不凝性氣體進入系統不凝性氣體進入冷凝器,會使冷凝面積減少,造成系統冷凝壓力提高,導致系統制冷能力的下降、功耗增加。另外,其中的氧氣和水蒸氣對裝 置設備有一定的腐蝕作用。因此,必須遵守加油、加注制冷劑、抽真空的操作規程,避免裝置出現負壓運行,以防止不凝性氣體進人裝置。同時還應及時通過空氣分 離器排放不凝性氣體。
B. 及時除霜,生產中蒸發器管壁上的霜層超過一定厚度,如不及時除掉,將降低蒸發器的傳熱性能,致使制冷裝置制冷量減少、耗功增大。所以及時除霜,保證蒸發器有較高的傳熱系數,才能保證制冷裝置正常運行、實現高效節能。
C. 加強庫門管理,熱空氣通過庫門開啟時滲入庫內,不僅造成庫溫升高,而且大量的熱濕交換使冷風機或排管結霜,導致庫溫波動、影響食品質量。當設有風幕機時,應保證風幕機與庫門的同步工作,減少庫門耗冷、提高冷庫的使用效果。
D. 盡量減小進貨溫度及通風換氣溫差貨物入庫時的溫度與庫溫之差越小越好。因此,在允許的情況下,可通過調整采收時間、入庫時間和庫外降溫等預冷方法,盡量減少帶入庫內的貨物熱量,防止庫溫的波動、減少制冷能耗。
(2)合理開機,降低壓縮機電耗。
為了提高壓縮機運行的經濟性與合理性,研究結果表明應遵循兩個原則。第一,正確估計冷庫實際耗冷量的變化。第二,保證滿足制冷負荷的前提下,盡可能減少開機臺數,提高壓縮機運行效率。
(3)定期清除冷凝器管壁上的水垢,避免冷凝溫度升高。
(4)執行大、中、小維修制度。
(5)加強庫門的維護與管理。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對冷藏門進行有效地維護,確保冷藏門的無故障啟閉。第二,盡量減少開門時間和次數。第三,增設PVC軟門簾或高效率空氣幕,并建議增設回籠間,頂部用鍍鋅板覆蓋,便于定期除霜。
(6)注意保持隔熱材料的保溫效果。更換部分已失去保溫效果的隔熱材料時,要同時檢查防潮材料。
(7)把壓縮機的制冷負荷直接與庫房的需要進行平衡匹配后確定冷庫開機時問是最合理的,即壓縮機不停機,根據庫溫和負荷變化增減臺數和進行輸氣量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