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標范圍內的二氧化鋁含量27-30之間的聚合氯化鋁多為土黃色到黃色淡黃色的固體粉狀。這些類型的聚合氯化鋁水溶性比較好,在溶解的過程中伴隨電化學、凝聚、吸附和沉淀等物理化學變化最終生成[Al2(OH)3(OH)3]∝↓,從而達到凈化目的。所以說在使用聚合氯化鋁的時候,不需加其它助劑,絮凝體形成快而粗大、活性高、沉淀快、對高濁度水的凈化效果明顯
白色聚合氯化鋁因為被稱為高純無鐵白色聚合氯化鋁,或食品級白色聚合氯化鋁,與其它聚氯化鋁相比是品質最高產品,主要的原材料是優質的氫氧化鋁粉、鹽酸,采用的生產工藝是國內最先進的技術噴霧干燥法。白色聚合氯化鋁用于造紙施膠劑,制糖脫色澄清劑、鞣革、醫藥、化妝品和精密鑄造及水處理等多個領域。
黃色聚合氯化鋁的原材料是鋁酸鈣粉、鹽酸、鋁礬土,主要用污水處理和飲用水處理方面,如果用于飲用水處理原材料是氫氧化鋁粉、鹽酸還有稍許的鋁酸鈣粉,采取的工藝是板框壓濾工藝或噴霧干燥工藝,由于在飲用水的處理國家對重金屬方面有著嚴格的要求,所以不論是原材料還是生產工藝都比棕褐色聚合氯化鋁要好。黃色聚合氯化鋁一般采用滾筒干燥生產或噴霧塔干燥生產而成,有片狀,粉狀兩種固態形式。
棕褐色聚合氯化鋁的原材料是鋁酸鈣粉、鹽酸、鋁礬土還有鐵粉。生產工藝是采用滾筒干燥法,一般主要用于污水處理方面,因為里面添加了鐵粉所以顏色呈棕褐色,鐵粉添加的越多顏色越深,鐵粉如果超過一定的量在某些時候也被稱為聚合氯化鋁鐵,在污水處理發面有著卓越的效果。
聚合氯化鋁的合成方法有很多種,按照原材料的不同,可分為金屬鋁法、活性氫氧化鋁法、三氧化二鋁法、氯化鋁法等。
金屬鋁法:
采用金屬鋁法合成聚合氯化鋁的原料主要為鋁加工的下腳料,如鋁屑、鋁灰和鋁渣等。由鋁灰按一定配比在攪拌下緩慢加入鹽酸進行反應,經熟化聚合、沉降制得液體聚合氯化鋁,再經稀釋過濾,濃縮,干燥制得。在工藝上可分為酸法、堿法、中和法3種。酸法主要是用HCl,產品質量不易控制;堿法生產工藝難度較高,設備投資較大且用堿量大,pH控制費原料,成本較高;用的最多的是中和法,只要控制好配比,一般都能達到國家標準。
氫氧化鋁法:
氫氧化鋁粉純度比較高,合成的聚合氯化鋁重金屬等有毒物質含量低,一般采用加熱加壓酸溶的生產工藝。這種工藝比較簡單,但生產的聚合氯化鋁的鹽基度較低,因此一般采用氫氧化鋁加溫加壓酸溶再加上鋁酸鈣礦粉中和兩道工序。三氧化鋁法:
含三氧化二鋁的原料主要有三水鋁石、鋁釩土、高嶺土、煤矸石等。該生產工藝可分為兩步:第一步是得到結晶氯化鋁,第二步是通過熱解法或中和法得到聚合氯化鋁;
氯化鋁法:
采用氯化鋁粉為原料,加工聚合氯化鋁。這種方法應用最為普遍。可用結晶氯化鋁于170℃進行沸騰熱解,加水熟化聚合,再經固化,干燥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