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5年7月份,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陸續發布了汽車、NM500耐磨板鋼鐵等多個產業的發展政策,為這些行業在“十一五”期間的發展明確了方向。
在《汽車產業發展政策》中,要求冶金、石化、機械、電子、輕工、紡織、建材等汽車工業相關領域的生產企業根據汽車行業發展規劃要求,注重在金屬材料、機械設備、工裝模具等方面,提高產品水平和增強市場競爭能力,與汽車工業同步發展,并提到,要重點支持NM500耐磨板鋼鐵生產企業實現轎車用板材的供應能力;支持設立專業化的模具設計制造中心,提高汽車模具設計制造能力。
與之相呼應,《鋼鐵產業發展政策》明確提出,要通過產品結構調整,使我國NM500耐磨板鋼鐵產品優良品率有大幅度提高,多數產品基本滿足建筑、機械、化工、汽車、家電、船舶、交通、鐵路、軍工以及新興產業等國民經濟大部分行業的發展需要。鼓勵鋼鐵企業生產高強度鋼材和耐腐蝕鋼材,提高鋼材強度,延長使用壽命,降低鋼材使用數量。
在這之后的幾年里,我國的汽車產業經歷了一個飛速發展的過程,對“中國造”汽車用鋼的升級換代也越發迫切。當時,我國汽車用鋼國產化率已達到90%以上,但從車型細分來看,國產NM500耐磨板鋼材大多數是滿足中低檔轎車和卡車的需求,中高檔轎車的鋼板國內尚供不應求,需大量進口,如冷軋深沖板。
面對這種情況,我國NM500耐磨板鋼鐵企業加緊了汽車用鋼的研發,以替代進口。國家相關政策也對此給予了關注,如2005年12月份國務院發布《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明確對發展冷軋薄板、冷軋硅鋼片表示支持。2006年,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產能過剩行業結構調整的通知》明確要支持大型鋼鐵集團的重大技改和新產品項目,加快開發取向冷軋硅鋼片技術,提升汽車板生產水平,推進大型冷、熱連軋機組國產化。
根據2011年發布的《機械通用零部件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由于汽車零部件的“全球化”采購和跨國公司的“本地化”策略,齒輪、緊固件、鏈條、彈簧、粉末冶金、聯軸器制動器等將有巨大的維修和新裝汽車市場需求,要積極與冶金部門協調關鍵零部件對高品質鋼材和特殊鋼材的需求,逐步提升關鍵零部件用材國產化率。
按照2011年發布的《鋼鐵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要求,到“十二五”末,進口量較大的高強高韌汽車用鋼、硅鋼片等品種實現要規;a,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