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M M4
CPM M4粉末高速鋼,提高工具的耐磨性。它的高釩和高碳含量在冷加工沖床、模具鑲件和高速輕切削切削應用中提供了優異的抗凹陷性和耐磨性。它的設計目的是提高性能與磨料工作,表現出好的耐磨性。
CPM M4
化學成分:
C:1.3
Mn:0.3
Si:0.3
S:≤0.030
P:≤0.030
Cr:4
Mo:4.5
V:34
W:5.5
性能特點
高耐磨性:含有大量的釩碳化物,能有效抵抗磨損,在切削和冷作加工中,比 M2、M3 等高速鋼的耐磨性更好。
良好韌性:通過合理控制淬火溫度,可在保證一定硬度的同時,獲得較好的韌性,能承受一定的沖擊負荷。
優異的熱硬性:在高溫環境下能保持較高的硬度和強度,可在高速切削產生高溫的工況下,維持良好的切削性能。
尺寸穩定性:采用粉末冶金工藝生產,組織均勻,熱處理后尺寸變化小,有利于制造高精度的工具和模具。
良好的可磨削性:碳化物分布均勻且細小,相比傳統高速鋼,可磨削性更優異,能使用傳統高速鋼磨輪進行加工。
應用領域
切削工具:常用于制造拉刀、銑刀、齒輪滾刀、剃齒刀等,能高效加工各種金屬材料,尤其是對高硬度、高強度材料的切削效果顯著。
冷作模具:可用于制造沖壓凸模、凹模等冷作模具,在冷沖壓、冷擠壓等工藝中,能承受較大的壓力和摩擦力,保證模具的使用壽命。
其他領域:還可應用于制造軋輥、成型刀等,在軋制和成型工藝中,發揮其高耐磨性和尺寸穩定性的優勢。
熱處理
鍛制:溫度在 1095-1150°C,不低于 930°C 停鍛,鍛后應緩慢冷卻。
退火:加熱至 870°C 并保持 2 小時,隨后以不超過 15°C / 小時的速度降溫至 540°C,之后可爐冷或靜置空氣中冷卻至室溫,退火后的硬度 BHN 在 225-255 之間。
消除應力:退火工件加熱至 595-700°C 并保持 2 小時,隨后爐冷或靜置空氣中冷卻至室溫;硬化工件加熱至低于回火溫度 15°C 并保持 2 小時,隨后爐冷或靜置空氣中冷卻至室溫。
硬化:預熱階段在 820-845°C 進行均勻化處理,建議在真空或氣氛下進行熱處理,并在 1010-1040°C 進行二次預熱。奧氏體化溫度范圍為 1025-1205°C,保溫時間 30-45 分鐘。切削刀具的奧氏體化溫度選擇 1175-1205°C,冷作模具鋼的奧氏體化溫度選擇 1025-1160°C。
淬火:采用空淬或至少 2bar 壓力的氣淬至 50°C 以下,也可將工件淬入 540°C 的鹽浴 / 油中,然后再空冷至 50°C 以下。
回火:回火溫度不應低于 540°C,應進行兩次以上回火,每次回火時間不少于 2 小時,回火期間應冷卻至室溫。如果從≥1150°C 的溫度加熱淬火,則需要進行三次回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