覽、電話會議、電子商務等多種信息服務。也就是說在室內、室外和行車的環境中能夠分別支持至少2Mbps(兆比特/每秒)、384kbps(千比特/每秒)以及144kbps的傳輸速度。
國際電聯規定3G手機為IMT-2000(國際移動電話2000)標準,歐洲的電信業巨頭們則稱其為“UMTS”通用移動通信系統。
國際上3G手機(3G handsets)有3種制式標準:歐洲的WCDMA標準、美國的CDMA2000標準和由中國科學家提出的TD-SCDMA標準。


“3G通信”快要成為人們嘴上的口頭禪了,所謂3G,其實它的全稱為3rd Generation,中文含義就是指第三代數字通信。1995年問世的第一代數字手機只能進行語音通話;而1996到1997年出現的第二代數字手機便增加了接收數據的功能,如接受電子郵件或網頁;第三代與前兩代的主要區別是在傳輸聲音和數據的速度上的提升。相對第一代模擬制式手機(1G)和第二代2G數字手機,3G通信的名稱繁多,國際電聯規定為“IMT-2000”(國際移 動電話2000)標準,歐洲的電信業巨頭們則稱其為“UMTS”通用移 動通信系統。該標準規定,移 動終端以車速移 動時,其傳轉數據速率為144kbps,室外靜止或步行時速率為384kbps,而室內為2Mbps。但這些要求并不意味著用戶可用速率就可以達到2Mbps,因為室內速率還將依賴于建筑物內詳細的頻率規劃以及組織與運營商協作的緊密程度[17] 。
3.5G/3.75G
3.5G采用HSDPA、HSDPA +、HSDPA 2+及HSUDA。可以讓用戶享用7.2M到42M的下載速率。在提供高速數據服務的同時,安全性也得到了改善,3.5G手機偏重于安全和數據通訊。一方面加強個人隱私的保護,另一方面加強數據業務的研發,更多的多媒體功能被引入進來,手機具有更加強勁的運算能力,不再只是個人的通話和文字信息終端,而是更多功能性的選擇。移動辦公及對通訊的強勁需求將使得手機與個人電腦的融合趨向加速,手機將逐漸擁有個人電腦的功能,這方面,在中國的手機市場上已經得到了充分的體現[3] [15] 。
4G
4G是第四代移動通信及其技術的簡稱,能夠傳輸高質量視頻圖像以及圖像傳輸質量與高清晰度電視不相上下的技術產品。
一直在發展的手機
一直在發展的手機
在全球范圍內使用最廣的手機是GSM手機和CDMA手機。在中國大陸及臺灣以GSM最為普遍,CDMA和小靈通(PHS)手機也很流行,這些都是所謂的第二代手機(2G),它們都是數字制式的,除了可以進行語音通信以外,還可以收發短信(短消息、SMS)、MMS(技術)|MMS(彩信、多媒體簡訊)、無線應用協議(WAP)等。
手機外觀上一般都應該包括至少一個液晶顯示屏和一套按鍵(部分采用用觸摸屏的手機減少了按鍵)。部分手機除了典型的電話功能外,還包含了PDA、游戲機、MP3、照相、錄音、攝像、定位等更多的功能,有向帶有手機功能的Pocket PC發展的趨勢[9] 。
外觀
手機類型顧名思義就是指手機的外在類型,比較常用的分類是把手機分為直板式、折疊式(單屏、雙屏)、滑蓋式、旋轉式、側滑式等幾類。
翻蓋式
要翻開蓋才可見到主顯示屏或按鍵,且只有一個屏幕,則這種手機被稱為單屏翻蓋手機。市場上還推出了雙屏翻蓋手機,即在翻蓋上有另一個副顯示屏,這個屏幕通常不大,一般能顯示時間、信號、電池、來電號碼等功能。
直板式
直板式手機就是指手機屏幕和按鍵在同一平面,手機無翻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直板手機。直立式手機的特點主要是可以直接看到屏幕上所顯示的內容。
滑蓋式
滑蓋式手機主要是指手機要通過抽拉才能見到全部機身。有些機型就是通過滑動下蓋才能看到按鍵;而另一些則是通過上拉屏幕部分才能看到鍵盤。從某種程度上說,滑蓋式手機是翻蓋式手機的一種延伸及創新。
腕表式
腕表式手機,早期多為簡單的小功能,但是發展到智能手機階段,手表式的手機功能更加齊全,如三星的Galaxy Gear V700。最早的一款國產的手機腕表是YAMi。
旋轉式
和滑蓋式差不多,最主要的是在180°旋轉后看到鍵盤。
側滑式
是滑蓋式的變種,通過向左或向右推動屏幕露出鍵盤來進行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