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料是用于打磨基材,使其平整的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磨料主要是砂紙及砂布,主要用于膩子涂層的打磨。磨料有多種代號(碼),代號(碼)表明了不同的粗細程度,砂布代號越大,砂粒越粗,砂紙則相反。粗砂紙用于打磨硬質膩子和清理基層,中砂紙用于打磨普通的
膩子,細砂紙用于打磨涂層表面的偶然顆粒。在打磨時,往往需要用木材或塑料制成輔助打磨工具,將砂紙包在其上再進行打磨,易于操作,又可膩子的平整度。打磨面沒有嚴格限制,一般以易操作為主,如可采用6~7mm寬、15mm長的試塊。在JG/T349-1998《建筑室內用膩子》標準中,打磨性是在打磨試驗機上進行的。
怎樣進行霉涂料的施工?
霉涂料的施工包括基層預處理和涂裝作業。對基層的要求除了干燥、干凈、堅實、平整之外,確認墻體有無霉菌存在。新墻一般不大出現霉變,可按一般裝飾涂料施工工藝進行施工。舊墻面潮濕地區的舊墻面,往往受過霉菌的污染。如果發現或懷疑有霉菌存在,就應該進行的除霉處理,因為只要有一點點地方的霉菌不盡,它便會繼續地蔓延。先對長霉部位噴消劑或的霉洗液,以有生命力的孢子向四周飛揚;接著,在短時間內對墻面進行清洗,比如可用含霉劑的熱水洗
刷,然后用霉洗液處理基層,噴1~2遍。除霉處理不要消
滅基層表面的菌絲和孢子,還要殺滲入基層的霉菌。
霉洗液一般是由霉殺菌劑、表面活性劑、助溶劑和水配成的濃縮液。在使用時,需根據墻面沾污程度,將濃縮液和水按比例混合,配成稀釋液使用。有些霉菌對粉紅、橙黃、棕色和綠色的涂膜會造成變色,并會在涂膜上留下斑跡,即使洗滌也不能除去。當在沾污的涂膜上再涂上一層新涂料時,也會因滲色而變色,因此有時在涂新涂料前要用漂白劑先洗去沾污點的顏色。雖然尚沒有證據說明在涂膜上的霉菌有原危險,但是霉菌對人的健康風險是應該認真考慮的,是對于有體質者。因此,對于霉菌滋長處進行墻面除霉處理時,戴好面罩等勞品。
如果墻面需要采用膩子批刮找平處理,則應采用霉型膩子。霉型膩子配制的設計思路與霉涂料是一致的;鶎訃娡恳槐槊瓜匆焊稍24h后,開始霉涂料的涂飾,其涂裝要求與一般建筑裝飾涂料的要求基本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