瀝青冷補料是一種特殊的道路修補材料,以下是對其的詳細介紹:
一、材料構成
瀝青冷補料主要由基質瀝青、隔離劑和多種添加劑(如抗剝落劑、抗車轍劑、丁苯橡膠等)組成。這些成分在瀝青攪拌罐中按比例混合攪拌均勻,配制成“瀝青冷補液”,然后按與傳統熱拌工藝相似的方法將冷補液與集料(如石子等礦料)在拌和樓里混合拌和而成。
二、主要特點
-
無需加熱和攪拌:瀝青冷補料在常溫下即可使用,無需加熱和攪拌,這大大簡化了施工流程,提高了施工效率。
-
耐溫性強:瀝青冷補料可以在-20℃至50℃的寬溫度范圍內使用,特別適用于雨雪潮濕的惡劣環境。
-
抗老化性能強:修補的坑槽壽命可達10年以上,并不易產生龜裂等不良現象。
-
粘結力強:與骨料之間具有很好的粘結力,修補后的路面與原路面粘結牢固。
-
抗水性能好:能夠有效防止水分滲透,提高路面的耐久性。
-
施工簡單:修補時無需粘層油,備料可隨用隨取,不需要重型施工機械,可根據路面的不同修補情況采用壓路機壓實、沖擊壓實或人工壓實。
-
容易保存:常溫下可露天存放兩年以上,袋裝密封成品存放時間可更長。
-
綠色環保:生產和使用過程中不會產生粉塵和黑煙,且成品不溶于水,不會污染大氣和地下水,有利于環境保護。
三、應用范圍
瀝青冷補料適用于修復高速公路、國道、省道、市政道路以及小區、工業園區等各類路面出現的坑槽和破損。其獨特的冷拌冷鋪特性使得施工不受天氣和季節限制,即使在雨雪天氣也能正常進行。
四、施工步驟
-
準備階段:先設置一定的安全標志,劃定好施工范圍。地基按照設計規范施工完畢后,表面打掃干凈,沒有塵土以及起沙現象。將待修補的坑槽內及四周的碎石、廢渣清理干凈,坑槽內不得存有泥漿、冰塊等雜物。被修補的坑槽應有整齊的切邊,廢渣的清除要見到固體堅固面為止。
-
界面劑涂刷:在清理好的坑槽四周立面及底部均勻刷涂界面劑或乳化瀝青,尤其是坑槽四周及坑槽邊角處要涂刷飽滿均勻。這可以提高新舊路面的貼合度,增強路面接縫處的防水和抵御水害的功能。
-
材料填充:把足夠的瀝青冷補材料填進坑槽內,直到填料高出地面一定高度(如1.5cm左右)。市政道路修補時,冷補材料的投入量可適當增加。填滿后坑槽中央處應稍高于四周路面并呈弧形。若路面坑槽深度大于5cm時,應分層填補,逐層壓實,每層3~5cm為宜。
-
壓實操作:鋪設均勻后,根據實地環境、修補面積的大小和深度,選擇適當的壓實工具和方法進行壓實。如人力夯、振動平板夯、壓路機等。高等級及車流量大的公路修補時,修補區域的四周和邊角應保證充分地壓實,避免壓實度不夠導致松散及滲水現象。
-
后期處理:碾壓后攤涼一段時間(如1小時左右),此時目測表面沒有流態冷拌劑或碾壓時注意輪轂印,無異常時即可用小型壓路機做最后碾壓。碾壓完成后,人工隨機收邊并注意有沒有沾輪現象。有沾輪現象時壓路機加肥皂水潤滑使其脫附粘在鋼輪上的顆粒。如果粘輪現象嚴重,就適當延長攤涼時間。清掃壓實完成后可在表面均勻撒上一層石粉或細沙,并用清掃工具來回清掃,以便細沙填滿表面空隙。
-
驗收通車:修補完的坑槽表面應光潔、平整、無輪跡?硬鬯闹苓吔且欢ㄒ獕簩崳瑹o松散現象。普通道路修補壓實度要達到93%以上,高速路修補壓實度要達到95%以上。碾壓兩到三遍靜置一段時間后(如1~2小時)即可開放行人通行。視路面固化情況開放車輛行駛。
五、優勢分析
-
提高施工效率:無需加熱和攪拌,簡化了施工流程。
-
延長路面使用壽命:及時修補路面坑槽和裂縫,消除安全隱患,延長路面使用壽命。
-
保障交通安全:修補后的路面平整度高,不易出現脫落、龜裂等現象,為駕駛員和行人提供更加安全的通行環境。
-
降低施工影響:施工過程中不會產生大量的煙塵和異味,有助于降低施工對周圍環境和居民的影響。
綜上所述,瀝青冷補料以其獨特的性能和廣泛的應用范圍,成為了現代道路修補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