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鋪名稱:濟南華煤工礦設備有限公司
聯系人:程佩旺(先生)
聯系手機:
固定電話:
企業郵箱:jinanhuamei01@163.com
聯系地址:濟南高新區工業南路66號
郵編:250100
聯系我時,請說是在焊材網上看到的,謝謝!
1. 前言
KD150型鉆機是一種具有油壓給進的坑道鉆機。
1.1. 鉆機適用范圍:
本鉆機適用于金屬礦、非金屬礦、煤礦的勘探以及水電站廊道內的灌漿、排水、觀測孔的鉆進。
1.2. 鉆機的特點:
1.2.1. 具有油壓自動給進機構,提高鉆進效率,減輕工人勞動強度。
1.2.2. 體積小,重量輕。
1.2.3. 采用雙柱支撐,施工時占用場地面積小。
1.2.4. 結構緊湊。鉆機、水泵分別傳動,便于施工地的布置。
1.2.5. 重量輕,分解性強,便于搬遷,安裝。
2. 技術規格
2.1. 鉆機基本參數
項目----------------------------------單位---------------------------------數值
鉆進深度---------------------------------m-----------------------------------150
開孔直徑--------------------------------mm-------------------------- -------91
終孔直徑--------------------------------mm---------------------------------46
鉆桿直徑--------------------------------mm---------------------------------43
鉆孔傾角--------------------------------(o)-------------------------0o-360o
主機重量--------------------------------kg---------------------------------
2.2. 回轉器
項目---------------------------------單位-----------------------------------數值
立軸內徑------------------------------mm-------------------------------- ----52
立軸轉速(檔)---------------------r/min---------------140,295,470,790,1010
立軸行程------------------------------mm-------------------------------------450
立軸空載向上最大移動速度-----m/min-----------------------------------3
立軸最大給進力--------------------KN-------------------------------------15
立軸最大起重力--------------------KN-------------------------------------25
2.3. 卷揚機
項目------------------------------ --單位-----------------------------------數值
最大提升能力(單繩)--------------KN------------------------------------11
卷筒速度-------------------------------r/min---------------------55、110、220
卷筒線速度(二層)------------------m/s------------------0.255、0.51、1.02
卷筒直徑------------------------------mm--------------------------------------145
鋼絲繩直徑----------------------------mm---------------------------------------9.3
鋼絲繩容重-----------------------------m----------------------------------------27
抱閘直徑-------------------------------mm---------------------------------------230
閘帶寬度-------------------------------mm---------------------------------------50
主機電動機
型號-----------------------------------------------------------------------------Y160M-4
額定功率--------------------------------KW--------------------------------------11
額定轉速-------------------------------r/min--------------------------------------1460
若礦內有防爆要求,需采用防爆型電動機(訂貨時需說明)
2.4. 水泵
項目-----------------------------------單位-----------------------------------數值
類型-----------------------------------------------------------------臥式單缸雙作用
最大排量-------------------------------L/min----------------------------------75
最大工作壓力------------------------Mpa-------------------------------------1
額定工作壓力------------------------Mpa------------------------------------0.7
沖程次數-----------------------------次/min----------------------------------95
缸套直徑------------------------------mm-------------------------------------80
活塞行程------------------------------mm-------------------------------------100
水泵用電動機
型號-----------------------------------------------------------------------Y100L2-4
額定功率-----------------------------KW-------------------------------------3
額定轉速----------------------------r/min------------------------------------1430
若礦內有防爆要求,需采用防爆型電動機(訂貨時需說明)
2.5油泵
項目-------------------------------單位-----------------------------數值
類型--------------------------------------------------------------------齒輪泵
型號-------------------------------------------------------------------YBC-12/80
額定壓力-----------------------------Mpa-------------------------------8
流量-----------------------------------ml/r--------------------------------8
額定轉速-----------------------------r/min-----------------------------1440
3. 鉆機機組介紹
3.1. 機組組成
機組是由主機和水泵組組成。
主機是由變速箱、回轉器、卷揚機、抱閘、卡盤、動力及聯接板、支柱、滾筒裝置、液壓系統等部件組成。參看圖(1)。水泵組是由底架、減速箱、水泵、電動機等部件組成。液壓油箱及油泵位于底架之上。參看圖(15)。
3.2. 傳動系統
3.2.1. 水泵的傳動(圖15)
傳動路線為:電動機—聯軸節—蝸桿—蝸輪—曲柄—連桿—橫臂—活塞桿—活塞。使電動機的回轉運動變成活塞的往復運動。爪形離合器37(圖17)合上時,水泵工作。打開時,水泵停止工作。
3.2.2. 鉆機回轉器的傳動(圖2、4、6)
傳動路線為:電動機通過三角帶帶動空套在變速箱(圖4)卸荷支架(52)上的三角皮帶輪(43),再通過離合器的連接,可使變速箱內齒輪產生運轉經變速箱之后由齒輪(22)與回轉器(圖6)內齒輪軸(25)相嚙合,帶動小傘齒輪(29)大傘齒輪(43)運轉,大傘齒輪經鍵把運動傳遞給立軸套(40),套又經導鍵(31)使立軸產生旋轉運動。
3.2.3. 鉆機卷揚機的傳動(圖2、4、7)
傳動路線為:卷揚機的運動是由變速箱(圖4)的變速齒輪(22)與過度輪(28)嚙合將運動傳遞到卷揚機(圖7)齒輪(7)上,從而帶動卷揚機軸旋轉經行星齒輪機構與抱閘的作用,使卷揚機實現提升、制動、下降等動作。
4. 機組機構介紹
4.1變速箱(圖4)
包括離合器和變速箱兩部分。
4.1.1離合器
作用:離合器用來接通和切斷動力。
結構:變速箱左邊外伸部份是接通或切斷動力的離合器,它是一種三片干式摩擦離合器,輸入動力的三角皮帶輪(43)依靠兩盤軸承在卸荷支架(52)上,離合器外殼(53)與皮帶輪(43)固定聯接,主動摩擦片(55)的四個爪嵌在離合器外殼的四個槽中,同三角皮帶輪一起旋轉,彈簧盒(66)以鍵連接裝在軸上,其外圓上有花鍵與摩擦內片(56)摩擦外片(55)連接傳動的摩擦力是通過裝在彈簧盒內的五根彈簧(58)的回復力產生的,脫開時摩擦片之間的間隙可由聯動軸(74)左端的兩個螺母來調整。彈簧壓緊力,可通過壓盤(59)上五個螺母來調整。操縱系統中的左凸輪(81)固定在托架(79)上,當轉動聯動軸右端的手把(84)時,右凸輪從左凸輪的斜面滑出,使聯動軸向右方作軸向移動,拉動撥叉(70)迫使控制器(62)和摩擦片,壓盤(59)向左移動使各摩擦片脫開,變速箱軸(2),停止轉動,反之右凸輪斜面滑入左凸輪槽內,各摩擦片壓緊,軸(2)轉動。
4.1.2變速箱
作用:變換回轉器或卷揚機的轉速。
結構:全部零件在箱體(1)內,箱體內一隔板把空間分為左右兩腔,除小軸(25)處,各軸均布在同一水平面上,箱體用8個螺釘,固定住機架,輸入軸(2)輸出軸(23)上各裝有一個滑動雙聯齒輪(38)及(31),分別移動兩個雙聯齒輪,可以獲得五種不同速度,見(圖5),把變速箱中間的變速手把放在標有黃色標記的位置上,左邊變速手把放在中間定位孔內,這時,齒輪雙聯(38)的大齒輪與傳動軸(44)上的齒輪(37)嚙合,齒輪(33)與雙聯齒輪(31)的小外齒輪嚙合,再通過滑移齒輪(22)分別與齒輪(23)或回轉器的內齒輪軸(23)嚙合,卷揚機或立軸獲得第一種速度。
中間的變速手把位置不動,把左邊的變速手把放在左邊的定位孔內,此時傳動軸上的齒輪(40)與雙聯齒輪(38)的小外齒輪嚙合卷揚機和立軸分別可獲得第二種速度。
中間的變速手把放在標有紅色標記位置上,左邊的變速手把放在右邊的定位孔內,此時,輸出軸的外齒直接插入,輸入軸上雙聯齒輪(38)的內齒里直接把運動傳遞出去,使立軸或卷揚獲得第三種速度。
中間手把位置不動,左邊的變速手把放在左邊位置,雙聯齒輪(38)上的小齒輪與傳動軸上的齒輪(40)嚙合,齒輪(30)與雙聯齒輪(31)的大外齒輪嚙合,這樣立軸或卷揚機可獲得第四種速度。
中間的手把位置仍然不動,左邊的變速手把放在中間定位孔內傳動軸上齒輪(37)與雙聯齒輪的大外齒輪嚙合,立軸,卷揚又獲得第五種速度。
當移動卷揚機聯動手把移到左邊“聯接”位置是,則輸出軸上的齒輪(22)與齒輪(28)嚙合,使卷揚機獲得相應的速度。當將聯動手把移到右邊“斷開位置”時,則所嚙合的齒輪脫開,卷揚機停止轉動。
在變速箱前面裝有轉盤座28,上面開有環狀“T”形槽,合箱套23用“T”形螺釘33與轉盤座聯接。在擰開“T”形螺釘上的螺母34時,合箱套可在轉盤座上作任意角度的旋轉,因此裝在合箱套上的回轉器立軸可以在360o范圍內進行鉆進。
4.2回轉器(圖6)
作用:回轉鉆具及鉆具給進。
結構:回轉器大部分零件都裝在立軸箱體(1)上,小傘齒輪(29)通過花鍵在內齒輪軸(25)上,并由一個軸承支承安裝轉盤座(20)上,轉盤座上有一環狀的“T”形槽。用“T”形螺栓(19)與合箱套(21)固聯,松開“T”形螺栓上的螺母可調整回轉器的傾斜角度,實現角度鉆進。
回轉器與變速箱的聯接是用8個螺栓將轉盤座固聯在變速箱體上,大傘齒輪(43)經鍵與立軸套(40)聯接立軸套通過導鍵(31)與立軸連接,從而帶動立軸旋轉,立軸在旋轉的同時,也可在立軸套內做軸向移動,軸向移動是由安裝在回轉器兩側的給進提升的油缸來實現的。該缸體安裝在回轉器立軸箱體(1)上,活塞桿上端與回轉器橫梁(13)連接,油缸上腔或下腔輸入壓力油,推動活塞桿經橫梁(13)使立軸實現油壓給進或提升。立軸上下端分別聯接液壓卡盤及手動卡盤。
當在土層或軟硬不均,裂隙溶洞等地層工作或擴孔作業時,可采用速度控制鉆進。此時,應把換向操縱桿放在“下降”位置上,同時用速度調節閥控制鉆進速度來完成鉆進工作。
4.3液壓卡盤(圖8)
作用:將鉆桿卡住,并把主軸的旋轉運動及軸向運動傳給鉆具。其結構見圖(8)。
液壓卡盤結構:卡盤主要由卡瓦14,卡盤軸4,控制盤6,蝶形彈簧3,缸套7,活塞10,推力軸承23等組成?ūP軸4是空心的,卡盤軸在徑向均勻的開有三個矩形槽,三塊卡瓦就安裝在槽中。卡盤是彈簧卡緊,液壓松開的?刂铺咨嫌腥齻斜度為1:8的T形凹槽與卡瓦相連接的并帶有斜度的墊板15就嵌在這槽中,當不通壓力油時,蝶形彈簧3撐開,推動控制套向上移動,這時由于斜面的作用,卡瓦在徑向往里移動,從而卡緊鉆桿。
接通壓力油時,壓力油推動活塞10向下移動,通過軸承23推動控制套6向下移動,這時,控制套通過T形槽拉卡瓦向外移動,從而松開鉆桿。
4.4手動卡盤(圖9)
作用:輔助液壓卡盤將鉆桿卡住,并把主軸的旋轉運動及軸向運動傳給鉆具。
4.5卷揚機(圖7)
作用:升降鉆具。
結構:采用行星齒輪傳動結構。卷揚機左軸架(19),右軸架(1)分別有雙頭螺栓4固定在變速箱上,卷筒左側面有一弧形孔,鋼絲繩的末端穿過此孔,在壓板(28)下面的槽內纏繞一圈,用螺釘及壓板(28)壓緊。如需卷揚機工作時,將變速箱聯動手把放在“聯動”位置時,齒輪(7)帶動卷揚機軸(14)轉動。
卷揚機的操作主要由抱閘機構來完成。抱閘機構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卷揚機的提升,制動,下放鉆具。抱閘主要是由閘帶,支撐部分和操作手把部分組成。兩個閘帶通過聯接板(21)支撐在和變速箱體聯接的吊環螺釘上,拉桿(22)穿過上閘板,下閘板,在兩閘板之間有一壓縮彈簧,套在拉桿上,在拉桿下端擰有兩個螺母(28),用來調節抱閘與卷筒或抱閘與行星齒輪支架之間的間隙,拉桿上端用銷與偏心輪(26)、(30)連為一體,偏心輪下緣壓著墊板(24),手把(25)用尾部螺紋擰在偏心輪上。
操作:將右邊手把壓下為提升,將左邊手把壓下為制動,兩個手把都松開為下放鉆具,絕對禁止將兩個抱閘同時剎住。
操作:
① 提升時,松開左邊的制動抱閘手把,扳動右邊的提升抱閘手把(25)使偏心輪(26)壓緊墊板(24)迫使抱閘緊緊抱住行星齒輪支架(12)使行星齒輪變成自轉的齒輪,將太陽輪旋轉運動經行星齒輪傳給固聯在卷筒右端的內齒圈(11)使卷筒(13)旋轉,卷揚提升。
② 制動:
制動時,則松開提升抱閘,將左邊制動抱閘手把往下扳,抱閘緊抱住卷筒,此時行星齒輪支架(12)成為活動件,太陽輪帶動行星齒輪在內齒圈上滾動。
③ 下降:
在鉆下斜孔,垂直孔時,可實現鉆具的下放。下降時,將兩手把同時松開,靠鉆具或滑車吊鉤本身重量的作用自行下落,為了控制下降速度,必須適當地控制制動手把,以免下落速度過大,造成事故。
注意:在操作過程中,嚴禁同時剎住兩個抱閘手把,以免損傷機件,造成嚴重事故。
當動力發生故障或意外停機時,可以用卷揚扳手旋動卷揚機軸(14)提升鉆具,但不準用此法在處理事故時強行起撥。
如發現抱閘松緊程序不合適,可以通過拉桿(22)下端的螺母來調整。
注意:卷揚機最高二檔速度較快、提升力小,為了保證安全,不得使用。
4.6動力及聯接板(圖11)
作用:聯接電動機和變速箱,并調節三角皮帶的松緊程度。
結構:動力及聯接板是由電動機⑥,電機座3,及三角皮帶輪4等組成。
4.7支柱(圖12)
作用:支撐鉆機
結構:支柱是由管組4,支撐管組3,漲緊螺釘組5等組成。管組是支柱的主體,支撐管組和漲緊螺釘組均與它有關,下端有螺母6,用銷子2與管組固定。支撐管組上端的支撐盤與坑道頂板(或枕木)相接觸,支撐管組有間隔為100mm的4個孔,作為粗調整用。漲緊螺釘組的下端的支撐盤與坑道底板(或枕木)相接觸,通過絲杠可微調節150mm,支柱總調節范圍是550mm(支柱最低高度為2.105m)
注意:使用時要經常檢查,以保證支柱始終處于撐緊狀態。
4.8液壓系統(圖3)
作用:1.驅動給進油缸,實現回轉器的對鉆具的給進及提升。
2.驅動卡盤油缸,實現液壓卡盤的對鉆具卡緊及松開。
結構:液壓系統主要由油泵,油箱,溢流閥,換向閥,節流調速閥,油管,液壓油缸及操縱箱等組成。
4.8.1動力元件(圖13)
油泵型號:YBC-12/80
額定壓力:8Mpa
流量:8ml/r
4.8.2控制元件
操縱閥由溢流閥及兩片換向閥組成,溢流閥的最高調整壓力為8Mpa。
接通液壓夾盤的溢流閥最大壓力不得超過4Mpa。
單向節流閥由單向閥及節流閥所組成,用來調節立軸給進速度。
4.8.3輔助元件
油箱是一個由鋼板焊接的箱體其上設有加油口及空氣濾清器,吸油過濾器,油標及進出油口等組成的組件。
4.8.4執行元件、給進油缸、鉆桿卡持油缸。
4.8.5液壓系統的工作原理及操縱方法
油泵通過濾油器自油箱吸油,排出的壓力經管道進入操縱閥,通過操縱閥中的溢流閥可以調節系統的壓力,從而控制系統壓力使鉆機工作得以正常進行。
1. 給進提升油缸的控制:
通過操縱液壓多路換向閥其中一片換向閥操縱桿,可以控制給進油缸的進出油方向,使給進油缸能獲得上升、下降和停止等動作,在油缸的下腔和操作閥之間裝有一個單節流閥,用它可調節立軸的下降速度提升。同時還可以利用快速加壓手把使系統壓力迅速升高,從而使給進油缸能快速升降,由于該閥中設有單向閥,因此,它不影響立軸快速提升。
在一般鉆進過程中,根據巖石硬度不同、可調節溢流閥的給進壓力,來控制給進速度。此時液壓系統中的單向節流閥(速度調節閥)應完全打開。
但當在土層或軟硬不均,裂隙溶洞等地層工作或空空作業時應采用速度調節閥調節給進速度,以避免發生墩鉆情況的發生。
2. 鉆桿液壓卡盤的控制:
通過操縱液壓多路換向閥的另一片換向閥操縱桿,可以控制液壓卡盤的油缸,使鉆桿能獲得卡緊、松開動作。
4.9水龍頭(圖14)
作用:將沖洗液引入旋轉的機上鉆桿中。
結構:水龍頭主要是內進水接頭(1),外殼(1)、主軸(5)、密封蓋(9)、芯管(10)及下接頭(11)等組成。下接頭(11)下接機上鉆桿,上與外殼(2)用螺紋聯接,并用錐端緊固螺釘固緊,防止松動,外殼用一對向心軸承支承在主軸(5)上,軸向力由推力軸承作用在主軸軸肩上,主軸上端,下端分別以錐管螺紋,內螺紋與進水接頭,芯管聯接,并在下接頭,芯管之間用一組V型密封圈密封。用密封壓蓋壓緊,壓蓋與下接頭用螺栓鎖緊。
4.10底架(圖15,16)
參看圖1:電動機、減速箱(11)、水泵(12)都安裝在底架(10)上,組成水泵組,底架是由型鋼焊接后加工而成的。
4.11減速箱:(圖17)
作用:減速箱是柴油機對鉆機和水泵動力輸出的分動和水泵的減速裝置。
結構:減速箱的箱體(1)是整體式的用四條螺栓固定在底架上。其上部有一雙頭蝸桿(11)支承在兩盤向心推力球軸承上,軸的左端有一聯軸節(62)與電動機的半聯軸節接。在箱體下部有一蝸輪(23)與蝸桿嚙合。蝸輪空套在軸(16)上,輪的右側面帶有三個梯形爪。軸上還裝有一梯形牙嵌離合(24),與軸以滑鍵(61)聯接。當牙嵌離合器與蝸輪側面梯形爪相嚙合時,則蝸輪與軸同時旋轉。在軸的兩外伸端裝有曲柄(14)通過連桿(13)帶動水泵作往復運動。
牙嵌離合器的嚙合或脫開,是靠操縱手把轉動撥叉軸(33)撥動撥叉(27)來實現的。在壓蓋(36)上鉆有兩個定位孔。當手把撥至開泵或停泵位置上時,鑲在手把座(34)內的鋼珠依靠彈簧的壓力,壓進孔內以固定手把位置。
操作工人站在鉆機的操作位置時,“開泵”應將手把向外推,“停泵”則將手把往懷里拉。在箱體左側下方,裝有測油尺(2),在蝸桿(11)左端上裝有冷卻風扇(4),帶動油泵的主動三角皮帶輪槽在聯軸節(圖1中(11))上。
4.12水泵:(圖18)
作用:抽送沖洗液沖洗鉆孔。
結構:本水泵采用臥式單缸雙作用活塞式結構。由泵體(2)橫臂(28)導向桿(38)活塞桿(10)活塞(11)缸套(7)球閥(19)空氣室(57)安全閥(52)等,壓力表(2.5Mpa)進出水管(35及46)五通體(47)及閘閥(3/4″)等零組件組成。
橫臂兩端與變速箱的兩個連桿聯結中間用螺母與活塞桿(10)聯在一起,活塞桿兩側還有兩個導向桿(38)起導向作用。曲柄的旋轉運動通過連桿橫臂活塞桿
及活塞作往復運動。泵體(2)內孔壓配缸套(7)。由活塞蓋(8)膠皮碗(12)及活塞座(11)所組成的活塞,在缸套內往復運動實現抽水及排水作用。泵體后蓋(5)及塞線盤(22)均用雙頭螺栓固定在泵體上。塞線壓蓋(25)又用兩個雙頭螺栓聯結在塞線盤上以壓緊塞線。
泵體上有兩個放水塞(3)在水泵停止使用時間較長時,擰去放水塞讓水泵空轉幾下既能排去泵內積水,在泵體上部的進水室及出水室通道四個孔上,裝有四個球閥座(21)及鋼球(2½″)為了控制球位置并能及時開閉,在球閥上裝有四個球罩(20)。
出水管(46)用螺紋擰在閘板閥門上。進水管接頭(35)用雙頭螺栓裝在泵體的左側。
空氣室(57)的作用是使水泵的排水及壓力均衡。它是用無縫鋼管及鋼板焊制成的密封容器,下部焊出二個法蘭盤式接頭,分別于五通體(47)和泵體(2)連接缸蓋(14)缸蓋墊(13)由雙頭螺栓螺母壓緊在泵體上。
在五通體上有壓力表用以指示水泵壓力。緩沖器(58)的作用是為了防止沖洗液直接沖擊壓力表,起保護作用。在五通體上還裝有活瓣式的安全閥(48、49、50、51、52)通過調整螺釘(53)來調節水泵的最大壓力,送水和分水路上都裝有閥門,用來調節注入鉆機孔內的水量。
5. 使用與維護
(一) 坑道鉆機與地面鉆機的不同點在于:
(1) 坑道的斷面比較小,空間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在使用鉆機時要采用短的鉆探工具,鉆機安裝的高度也要高低適宜,過高主動鉆桿不易插入立軸,降低功效。過低不易開孔。粗徑鉆具放不下,因此建議:洞室擴為3m高,3m寬,1m寬。支柱上下各支撐200mm*200mm*2000mm坑木。
(2) 地面鉆機多為打垂直向下的90度孔,而坑道鉆機則多為角度孔在360度內的孔,均可遇到,由此特點而引起的問題為:
a. 提升下降問題
b. 防水問題
a. 提升下降問題
為了便于敘述我們將鉆孔平面分為:左下,左上,右上,右下四個方位,如(圖20),F在先敘述左面鉆孔的問題。
在垂直方向90度到垂直向上90度的180度內,鉆具有三種狀態:
第一種狀態為鉆具重量在鉆進方向的分力為W與鉆進方向相同,并大于井壁所產生的摩擦力F(如圖20所示)即W>F,因此要提升鉆具必須使用卷揚機。下降鉆具時也須由卷揚機控制下降速度。這種狀態發生在左下方,提升下降方法與地面鉆機相同。
第二種狀態為鉆具重量在鉆進方向的分力W與鉆進方向相反,并大于井壁所產生的摩擦力F(如圖20所示)即W>F因此在沒有外力的支持下,鉆具會自動滑出。這種狀態發生在左上方,其提升下降方法如下:
在這種情況下要使用滑輪組,單滑輪,防滑裝置等工具,其布置如(圖21)所示。
當卷揚機卷揚時,鉆具就被送進鉆孔,將制動抱閘松開時,則鉆具將由本身重量自動滑出,使用制動抱閘控制下降速度,取鉆具時應先將鉆具放至地面然后把防滑裝置取出,放到上面的鎖接頭上提住鉆具防止下滑,用管鉗擰下第一根鉆桿。第一根鉆桿取走后,再將第二根鉆桿放至地面,在這種狀態下,孔淺時可用手送進或拉出。深孔時可用卷揚機提升下降。
左面180度就按上述方法處理提升下降問題。
如果鉆進右面180度鉆孔時,可將鉆機轉180度,用上述同樣方法處理。
b. 防水問題
在打垂直向上90度孔或上仰60度—90度孔時。沖洗液將打濕鉆機以及操作者,為了保護機器,改善操作條件特備有防水裝置。
先用Ф130鉆頭開孔,孔深300mm。然后將防水裝置中的Ф127套管插入,周圍用水泥封固,等陰干后再按所需孔徑鉆頭開孔,鉆進時將蓋子擰上,取芯時再將蓋子取下。(圖19)其他操作均與地面鉆機相同。
(二) 開車前的檢查和準備
1. 檢查鉆機安裝是否正常平穩,支柱是否頂緊,各聯接處是否牢固,操縱手把是否靈活可靠,各運動部件是否轉動靈活。
2. 向各潤滑部位加潤滑油或潤滑脂(見鉆機潤滑表),檢查減速箱,變速箱內油位是否在正常位置,液壓油箱內的油是否加滿。
3. 檢查各操作手把是否靈活,定位是否可靠。
4. 檢查三角皮帶的松緊程度是否合適。
5. 檢查卷揚機上抱閘手把操縱是否靈活,在制動和松開狀態下,松緊程度是否合適,并檢查在閘帶、卷筒表面上是否有油,如上述位置被油污染應進行清理,避免卷揚機打滑,以保證安全。
6. 檢查升降系統是否牢固可靠,鋼絲繩是否用壓板壓緊。
7. 將摩擦離合器手把置于“斷開”位置,然后把兩個變速手把放在低速擋的位置,聯動手把放在接通立軸位置,用人力轉動立軸,檢查鉆機各傳動件,轉動是否靈活,有無阻力過大異音,如有應消除之。
8. 接通油路檢查調壓,換向性能。檢查各油路接頭處是否有漏油現象。
9. 檢查水泵的安全閥,管路,三通水門,止回閥,壓力表是否正常工作。吸水管長度不應超過6米,吸水高度不應超過3米,回止閥距水池底不得少于0.3米。
10. 調節三通水門至給水位置。
11. 將吸水管及泵體內注滿清水。
12. 將減速箱的手把放在“停泵”位置。
將上述工作進行完成后,才可開動鉆及水泵進行工作。
(三) 運轉中的操作與維護:
1. 鉆機不得在無人照顧下運轉。
2. 扳動變速箱手把或卷揚機聯動手把時,必須先斷開離合器,待齒輪停止轉后再進行,免得將齒輪打壞,并應注意將手把置于定位孔內。
3. 關合回轉器時必須先脫開離合器,待小齒輪停止旋轉后進行,并將合箱螺栓
(33)鎖緊才能開動立軸。
4.在開鉆前必須先將鉆具提離孔底,再合上離合器,帶運轉正常后開始鉆進。
5.用卷揚機升降鉆具時,應松開卡盤。
6.升降鉆具時必須注意保護小傘齒輪,避免與鉆具碰撞。
7.卷揚機操作者不得在懸掛鉆具的情況下離開制動手把,去處理其它工作或調整抱閘,以免抱閘自動松開造成事故。
8.不得用卷揚機或立軸進行強力提升。
9.對水泵安全閥要經常定期進行清洗維護,注意不要使其堵塞,以免水泵壓力過高而損傷設備。
10.鉆機,水泵不得在超過規定參數情況下工作。
11.擰卸鉆桿或處理事故時,不能將墊叉等工具靠在立軸和卡盤上以防事故發生。
12.在鉆機運轉過程中,減速箱的工作溫度不應高于80℃。其他部位不應超過60℃。在溫度接近最高溫度時,應立即停車,進行檢查,排除故障。
13.按規定定期加注或更換潤滑油及潤滑脂,油料質量必須符合要求。
14.鉆機及水泵在運轉過程中,如發生異常情況,應立即停車,檢查原因,排除故障。
14.鉆機及水泵在運作過程中,應隨時注意支柱及各緊固件,觀察有無松動現象,以保持設備的正常安全運轉。
(四)機組的潤滑
為了延長機組的使用壽命,減少磨損,對所有發生摩擦的機件均應及時地進行潤滑,潤滑不良會引起零件許素磨損。潤滑油在使用前須仔細過濾,以便清除雜質。潤滑工作按“潤滑表”
潤滑表
5.3.
序號 |
潤滑部位 |
附圖編號 |
加油位置 |
油的品種 |
||
序號 |
部位 |
|||||
以下零件至少每班加油一次 |
||||||
1 |
卷揚機軸承6-9、6-17 |
圖7 |
2 |
油堵 |
ZG-2鈣基潤滑脂 |
|
2 |
卷揚機左支架軸承6-33 |
圖7 |
45 |
油杯 |
ZG-2鈣基潤滑脂 |
|
3 |
卷筒左滾珠軸承 |
圖7 |
44 |
油杯 |
ZG-2鈣基潤滑脂 |
|
4 |
水泵導向桿軸套 |
圖18 |
35 |
油嘴 |
N46機械油 |
|
以下零件至少每班加油兩次 |
||||||
5 |
立軸套、立軸之間 |
圖6 |
|
滑動面 |
N46機械油 |
|
5 |
連桿兩端軸套 |
圖17 |
42,45 |
油嘴 |
N46機械油 |
|
6 |
活塞桿與塞線壓蓋銅套 |
圖18 |
9,24 |
油嘴 |
N46機械油 |
|
以下零件根據消耗情況加油并在檢修時換油 |
||||||
7 |
離合器皮帶輪內滾珠軸承 |
圖4 |
|
|
ZG-2鈣基潤滑脂 |
|
8 |
回轉器內錐齒輪及軸承 |
圖6 |
|
|
ZG-2鈣基潤滑脂 |
|
9 |
卷揚機卷筒右軸承 |
圖7 |
|
|
ZG-2鈣基潤滑脂 |
以下部件每班檢查潤滑油面高度一次,根據需要加油,變速箱換油時間: 第一次為200工作小時,以后每600工作小時一次。 減速箱換油時間:第一次100小時,第二次為200工作小時,以后每600工作小時一次。 |
|||||
10 |
變速箱 |
圖4 |
47 |
箱內 |
N32機械油 |
11 |
減速箱 |
圖17 |
1 |
箱內 |
150#極壓工業齒輪油 |
以下零件定期檢修時更換潤滑油 |
|||||
12 |
減速箱內全部軸承 |
圖17 |
|
|
ZG-4鈣基潤滑脂 |
13 |
減速箱內全部軸承 |
圖4 |
|
|
ZG-4鈣基潤滑脂 |
14 |
回轉器橫梁內的軸承 |
圖6 |
|
|
ZG-4鈣基潤滑脂 |
(五)液壓系統的保養
液壓系統應定期換油
液壓油品種:可使用32號或46號液壓油或普通液壓油。
液壓油應定期更換(半年一次)。
換油時,應將舊油放干凈,并清洗油箱及濾油器,然后從加油口通過加油濾網加入新油。
過濾器的清洗,在系統中有兩個過濾器。在油箱上加油口的蓋上有一個空氣濾清器,應定期進行清洗,若鉆機工作環境灰砂較大時,應縮短清洗時間。在油箱中,油泵吸油處有吸油過濾器它是為保護油泵用的,亦應每季度清洗一次,若發現油泵有吸油不足的現象時,應提前清洗。
(六)粉末冶金含油軸承使用時應注意的事項:
本鉆機廣泛采用粉末冶金含油軸承,其具有優良的耐磨性能,含油軸承是一種具有多孔性海綿結構,孔隙內存儲有潤滑油,使用時可自動潤滑,因此可在一定時間內做無油運轉。如按說明書潤滑表的要求進行潤滑,更可提高設備的使用壽命。但使用應注意下列事項:
1. 需要錠子油清洗,忌用汽油或煤油清洗。
2. 裝配時,禁止直接捶打軸套?捎眯妮S緩慢壓入或用墊木輕輕擊入孔內。
3. 裝入孔內時,如粉末冶金含油軸承孔徑縮小,可用鉸刀削孔,但不得磨削。
4. 若粉末冶金含油軸承存放時間較長,安裝前最好再浸油一次(即把粉末冶金含油軸承放入3號錠子油中加熱到110℃-120℃。保溫2小時,然后隨油冷卻),這樣使用效果更好。
(七)機組的拆卸與安裝
鉆機,水泵的拆卸分為全部拆卸,部件拆卸及部件分解。全部拆卸是為了大修及維修。部件拆卸是為了更換零件或排除故障。鉆機及水泵需全部拆卸時,首先按部件拆卸,然后拆卸部件或零件,沒有必要拆卸的應當盡量不拆卸。拆裝前必須了解鉆機及水泵的結構,并參照結構圖,按一定的順序進行。
安裝時注意事項
1. 拆裝軸承或配合件時,應墊以木塊或用銅棒,禁止直接擊打。
2. 安裝前,需將零件用汽油或柴油清洗,擦干后應在零件上涂上潤滑油或潤滑脂。
3. 安裝前,軸承的間隙不應過大或過小。
4. 安裝回轉器時,要調整好傘齒輪,便嚙合位置良好。然后填入適量的潤滑脂。
5. 安裝水泵時,必須使連桿的運動平面與活塞桿的軸線平行。
部件分解是為了搬遷方便而將鉆機及水泵分成幾個部件。
裝拆順序:
回轉器—卷揚機—變速箱—動力機—其它
安裝時順序與分解時相反進行
部件拆卸時,應首先取下定位銷再進行其它拆卸工作,而安裝時則應在位置對準后,先裝上定位銷,再裝其它零件。
油路管道拆卸時必須保護好接頭。
油路管接頭應盡量減少拆卸次數,以免造成漏油現象。
圖1 總圖
序號 |
代號 |
名稱 |
數量 |
1 |
M04-0 |
回轉器 |
1 |
2 |
N55/5-0 |
液壓卡盤 |
1 |
3 |
N55/1-0 |
卡盤 |
1 |
4 |
K4-0 |
立柱 |
1 |
5 |
M06-0 |
卷揚機 |
1 |
6 |
M05-0 |
變速箱 |
1 |
7 |
JD03-00 |
皮帶輪護罩 |
1 |
8 |
JD03/02-00 |
動力裝置 |
1 |
9 |
JD03/04-00 |
液壓系統 |
1 |
10 |
K1-0 |
底架 |
1 |
11 |
K2-0A |
減速箱 |
1 |
12 |
K8-0 |
水泵 |
1 |
13 |
0-5a |
水泵標牌 |
1 |
① |
GB6170-86 |
螺母M12 |
12 |
② |
GB93-87 |
墊圈12 |
12 |
③ |
GB5782-86 |
螺栓M12*50 |
4 |
④ |
GB5782-86 |
螺栓M12*60 |
4 |
⑤ |
GB5782-86 |
螺栓M12*55 |
4 |
圖4 變速箱(二)
序號 |
代號 |
名稱 |
數量 |
1 |
M05-1 |
箱體 |
1 |
2 |
M05-2 |
軸 |
1 |
3 |
M05-3 |
撥塊 |
1 |
4 |
M05-4 |
軸套 |
2 |
5 |
A05-49 |
襯墊 |
3 |
6 |
M05-5 |
墊圈 |
1 |
7 |
M05-6 |
墊圈 |
1 |
8 |
M05-7 |
撥叉臂 |
2 |
9 |
M05-8 |
撥叉軸 |
2 |
10 |
3-82 |
彈簧 |
3 |
11 |
3-81 |
桿 |
3 |
12 |
3-83 |
手柄 |
3 |
13 |
3-80 |
定位銷 |
3 |
14 |
3-79 |
撥叉臂 |
3 |
15 |
M05-9 |
拔塊 |
1 |
16 |
M05-11 |
墊圈 |
1 |
17 |
M05-10 |
襯套 |
1 |
18 |
M05-12 |
壓蓋 |
1 |
19 |
A05-06 |
拔塊 |
1 |
20 |
3-76 |
軸套 |
1 |
21 |
M05-13 |
撥叉臂 |
1 |
22 |
M05-14 |
齒輪 |
1 |
23 |
M05-15 |
軸 |
1 |
24 |
A05-08 |
襯墊 |
1 |
25 |
A05-11 |
小軸 |
1 |
26 |
A05-09 |
墊圈 |
1 |
27 |
A05-10 |
套 |
1 |
28 |
3-69 |
齒輪 |
1 |
29 |
M05-16-0 |
甩油器 |
1 |
30 |
M05-17 |
齒輪 |
1 |
31 |
M05-18 |
雙聯齒輪 |
1 |
32 |
M05-19 |
隔套 |
1 |
33 |
M05-20 |
齒輪 |
1 |
34 |
M05-21 |
隔套 |
1 |
35 |
2-29 |
油堵 |
1 |
36 |
2-70 |
墊 |
1 |
37 |
M05-22 |
齒輪 |
1 |
38 |
M05-23 |
雙聯齒輪 |
1 |
39 |
M05-24 |
隔套 |
1 |
40 |
M05-25 |
齒輪 |
1 |
41 |
M02-26 |
隔套 |
1 |
42 |
A05-21 |
襯墊 |
1 |
43 |
M05-27 |
皮帶輪 |
1 |
44 |
M05-28 |
軸 |
1 |
45 |
A05-22 |
軸承蓋 |
1 |
46 |
M05-29 |
襯墊 |
1 |
47 |
M05-30 |
襯套 |
1 |
48 |
M05-31 |
軸承蓋 |
1 |
49 |
M05-32 |
隔套 |
1 |
50 |
M05-33 |
隔套 |
1 |
51 |
A05-26 |
擋油環 |
2 |
52 |
M05-34 |
卸荷支架 |
1 |
53 |
M05-35-0 |
離合器外殼 |
1 |
54 |
A05-30 |
墊圈 |
1 |
55 |
4-10 |
主動摩擦片 |
3 |
56 |
A05-31 |
摩擦內片 |
2 |
57 |
A05-31 |
摩擦外片 |
2 |
58 |
4-14 |
彈簧 |
5 |
59 |
M05-36 |
壓盤 |
1 |
60 |
4-19 |
螺栓 |
5 |
61 |
M05-37 |
支承墊圈 |
1 |
62 |
A05-38 |
控制器 |
1 |
63 |
A05-39 |
擋油環 |
1 |
64 |
4-27 |
墊 |
1 |
65 |
4-23 |
密封蓋 |
1 |
66 |
M05-38 |
彈簧盒 |
1 |
67 |
4-30 |
外殼 |
1 |
68 |
4-31 |
撥叉 |
1 |
69 |
4-47 |
穿釘 |
2 |
70 |
4-34 |
鎖環 |
1 |
71 |
M05-39 |
變速標牌 |
1 |
72 |
4-38 |
聯動軸 |
1 |
73 |
M05-40 |
襯墊 |
1 |
74 |
M05-41 |
箱蓋 |
1 |
75 |
M05-42 |
變速標牌 |
1 |
76 |
A05-47 |
放氣螺栓 |
1 |
77 |
4-50 |
托架 |
1 |
78 |
0-4a |
離合器標牌 |
1 |
79 |
M05-43 |
左凸輪 |
1 |
80 |
M05-44 |
右凸輪 |
1 |
81 |
4-39-2 |
柄座 |
1 |
82 |
5-58 |
手柄 |
1 |
83 |
3-77 |
撥叉軸 |
1 |
84 |
A05-44 |
卷揚立軸標牌 |
1 |
85 |
M05-45-0 |
測油尺 |
1 |
86 |
GB1096-79 |
鍵8*40 |
1 |
87 |
GB894-76 |
擋圈90 |
1 |
88 |
GB5783-86 |
螺栓M8*25 |
14 |
89 |
GB93-87 |
墊圈8 |
14 |
90 |
GB894-76 |
擋圈45 |
1 |
91 |
GB276-82 |
軸承209 |
3 |
92 |
GB5783-86 |
螺栓M10*30 |
3 |
93 |
GB93-87 |
墊圈10 |
3 |
94 |
GB895.2-86 |
擋圈12 |
1 |
95 |
GB1096-79 |
鍵4*14 |
2 |
96 |
GB68-85 |
螺釘M6*14 |
14 |
97 |
GB296-64 |
軸承3056204 |
1 |
98 |
GB276-82 |
軸承112 |
1 |
99 |
GB5783-86 |
螺栓M6*20 |
3 |
100 |
GB93-87 |
墊圈6 |
7 |
101 |
GB117-86 |
銷6*30 |
3 |
102 |
GB1096-79 |
鍵4*16 |
1 |
103 |
|
軸承942/25 |
1 |
104 |
GB894-76 |
擋圈42 |
1 |
105 |
GB812-76 |
螺母M27*1.5 |
2 |
106 |
GB858-76 |
墊圈27 |
2 |
107 |
GB276-82 |
軸承316 |
1 |
108 |
GB894-76 |
擋圈55 |
1 |
109 |
GB305-64 |
止動環72 |
1 |
110 |
GB894-76 |
擋圈30 |
2 |
111 |
GB5783-86 |
螺栓M12*25 |
2 |
112 |
GB93-87 |
墊圈12 |
2 |
113 |
GB277-82 |
軸承50306 |
1 |
114 |
GB296-64 |
軸承3056206 |
1 |
115 |
JB2600-80 |
油封 |
1 |
116 |
GB117-86 |
銷8*25 |
2 |
117 |
GB810-76 |
螺母M24*1.5 |
1 |
118 |
GB858-76 |
墊圈24 |
1 |
119 |
GB276-82 |
軸承206 |
1 |
120 |
GB5783-86 |
螺栓M6*16 |
4 |
121 |
GB6170-86 |
螺母M8 |
5 |
122 |
GB854-76 |
墊圈8 |
5 |
123 |
GB91-86 |
銷4*30 |
1 |
124 |
GB882-86 |
銷軸B12*45 |
1 |
125 |
GB6170-86 |
螺母M12 |
2 |
126 |
GB97.1-85 |
墊圈12 |
1 |
127 |
GB827-76 |
螺釘2*5 |
12 |
128 |
GB73-85 |
螺釘M8*20 |
1 |
129 |
GB1155-74 |
油杯10 |
1 |
130 |
GB117-86 |
銷6*40 |
1 |
131 |
GB117-86 |
銷6*50 |
1 |
132 |
Z16-1 |
手柄球Ф32 |
1 |
133 |
GB71-85 |
螺釘M*10 |
1 |
圖6 回轉器
序號 |
代號 |
名稱 |
數量 |
1 |
M04-1 |
立軸箱體 |
1 |
2 |
M04-2 |
標尺 |
1 |
3 |
M04-3 |
手柄桿 |
1 |
4 |
M04-4 |
夾持內套 |
1 |
5 |
M04-5 |
防護圈 |
1 |
6 |
M04-6 |
壓蓋 |
1 |
7 |
M04-7 |
調整墊 |
1 |
8 |
M04-8 |
夾持外套 |
1 |
9 |
M04-9 |
頂套 |
1 |
10 |
M04-10 |
隔墊 |
1 |
11 |
M04-11 |
上蓋 |
1 |
12 |
M04-12 |
調整墊 |
1 |
13 |
M04-13 |
橫梁 |
1 |
14 |
M04-14 |
隔套 |
1 |
15 |
A04-10 |
壓蓋 |
1 |
16 |
A04-11 |
半圓卡環 |
1 |
17 |
A04-12-0 |
油缸 |
2 |
18 |
M04-15 |
產品標牌 |
1 |
19 |
3-33 |
T型槽螺栓 |
5 |
20 |
M04-16a |
轉盤座 |
1 |
21 |
M04-17 |
合箱套 |
1 |
22 |
M04-18-0 |
護罩 |
1 |
23 |
M04-45 |
軸承蓋 |
1 |
24 |
M04-19 |
甩油套 |
1 |
25 |
M04-20 |
內齒輪軸 |
1 |
26 |
M04-21 |
拉墊 |
1 |
27 |
M04-22 |
調整墊 |
1 |
28 |
M04-23 |
軸端擋圈 |
1 |
29 |
M04-24 |
小傘齒輪 |
1 |
30 |
M04-46 |
調整墊 |
3 |
31 |
M04-25 |
導鍵 |
1 |
32 |
A04-28 |
小軸 |
1 |
33 |
A04-29 |
螺栓 |
1 |
34 |
M04-26 |
鉤墊 |
1 |
35 |
M04-27 |
螺釘 |
1 |
36 |
M04-28 |
防護圈 |
1 |
37 |
M04-29 |
軸承上蓋 |
1 |
38 |
M04-30 |
調整墊 |
2 |
39 |
M04-31 |
擋油片 |
1 |
40 |
M04-32 |
立軸套 |
1 |
41 |
M04-33 |
平衡鍵 |
1 |
42 |
M04-34 |
立軸 |
1 |
43 |
M04-35 |
大傘齒輪 |
1 |
44 |
M04-36 |
軸承下蓋 |
1 |
45 |
A04-45 |
銷軸 |
1 |
46 |
A04-44 |
螺釘 |
2 |
47 |
M04-38 |
拔塊 |
2 |
48 |
A04-45 |
銷軸 |
1 |
49 |
M04-39 |
銷子 |
2 |
50 |
M04-40 |
鍵 |
2 |
51 |
M04-41 |
連接盤 |
1 |
52 |
M04-42 |
托盤 |
1 |
53 |
M04-43 |
半圓止環 |
2 |
54 |
M04-44 |
導向套 |
1 |
55 |
GB5783-86 |
螺栓M8*25 |
8 |
56 |
GB93-87 |
墊圈8 |
21 |
57 |
GB54-76 |
螺母M20*1.5 |
6 |
58 |
GB1152-74 |
油杯M10*1 |
2 |
59 |
GB5783-86 |
螺栓M5*12 |
6 |
60 |
GB93-87 |
墊圈5 |
6 |
61 |
GB1152-74 |
油杯M6 |
1 |
62 |
GB308-77 |
鋼球 |
6 |
63 |
GB894-76 |
擋圈72 |
1 |
64 |
GB894-76 |
擋圈90 |
1 |
65 |
GB276-82 |
軸承1000918 |
1 |
66 |
JB2600-80 |
油封PD90*120*12 |
1 |
67 |
GB70-85 |
螺釘M10*30 |
4 |
68 |
GB93-87 |
墊圈10 |
20 |
69 |
GB292-64 |
軸承46214 |
2 |
70 |
JB2600-80 |
油封PD85*110*12 |
1 |
71 |
GB827-76 |
鉚釘2*5 |
4 |
72 |
GB6170-86 |
螺母M16 |
5 |
73 |
GB93-87 |
墊圈16 |
5 |
74 |
GB67-85 |
螺釘M6*12-Q |
3 |
75 |
GB93-87 |
墊圈6 |
7 |
76 |
GB5783-86 |
螺栓M6*20 |
4 |
77 |
GB277-82 |
軸承50308 |
1 |
78 |
GB276-82 |
軸承210 |
1 |
79 |
GB5783-86 |
螺栓M8*30 |
1 |
80 |
GB879-76 |
銷4*12 |
2 |
81 |
GB5783-86 |
螺栓M10*30 |
14 |
82 |
GB71-85 |
螺釘M8*12 |
1 |
83 |
GB55-76 |
螺母M20 |
1 |
84 |
JB2600-80 |
油封PD110*140*14 |
2 |
85 |
GB5782-66 |
螺栓M8*40 |
12 |
86 |
GB276-82 |
軸承122 |
2 |
87 |
GB1096-79 |
鍵12*40 |
2 |
88 |
GB882-76 |
銷軸A10db*60 |
1 |
89 |
GB97.1-85 |
墊圈10 |
1 |
90 |
GB91-86 |
銷3*16 |
1 |
91 |
GB91-86 |
銷6*30 |
1 |
92 |
GB97.1-85 |
墊圈24 |
1 |
93 |
GB305-64 |
止動環90 |
1 |
圖12 支柱